fbpx

亚太裔议题论坛 市长候选人誓维护社区权益

五位市长候选人一致批评特朗普政府对移民和亚太裔社区造成的伤害,并指责现任市长亚当斯在面对联邦威胁时保持沉默。

April Xu

Jun 05, 2025

New York mayoral candidate Jessica Ramos. Photo: April Xu for Documented

Share Button WhatsApp Share Button X Share Button Facebook Share Button Linkedin Share Button Nextdoor

在纽约市2025年市长竞选首场正式辩论前夕,五位市长候选人:欧德思(Adrienne Adams,音译)、布莱克(Michael Blake,音译)、兰德(Brad Lander,音译)、拉莫斯(Jessica Ramos,音译)和斯静格(Scott Stringer,音译)于周二齐聚纽约法学院,参加亚太社区市长候选人论坛。

候选人们围绕亚太裔社区面临的关键问题展开讨论,包括对英语学习者的支持、公共安全、公共福利获取、推广翻译服务和生活可负担性等议题。

此次论坛由“亚裔儿童与家庭联盟”(CACF)及其90多个亚裔主导与服务亚裔社区的组织主办,形式为每位候选人与PIX11主播陈雪莉(Shirley Chan,音译)进行15分钟的一对一访谈。约200位纽约亚太裔民众出席了论坛。CACF共同执行总监梁韶律(Vanessa Leung)表示:“坦率地说,下任市长将别无选择,必须与我们的社区并肩合作,共同建设未来。我们为了生存已经组织起来……我们为应得的资源而战,我们才刚刚开始,这就是今晚如此重要的原因。”

约200位纽约亚太裔民众出席了论坛。图: April Xu for Documented

五位候选人均批评特朗普政府对移民和亚太裔社区造成的伤害,并指责现任市长亚当斯(Eric Adams,音译)在联邦威胁面前保持沉默。在与陈雪莉的对话中,每位候选人都承诺将坚决反对将来更多的特朗普式政策,并与基层组织合作,改善纽约亚太裔的生活状况。

相关阅读:亚裔年轻人投票率低 社区组织促提升公民参与

现任纽约市主计长的兰德表示,他将致力于打击仇恨犯罪、改善心理健康服务并实现教育经费公平。他提议扩大双语教育项目,在学校配备多语种家长联络员,并推广“AAPI课堂”项目,将美国亚裔的历史纳入学校教学内容。在住房方面,他提出将市属高尔夫球场重新规划用于建设可负担住房,并借鉴“住房优先”模式解决游民问题。

州参议员拉莫斯则提出其“和谐纽约”心理健康计划,包括重新开放精神病院、增加支持性住房等内容。她誓言反对共和党大幅削减医疗补助(Medicaid)的计划,并支持通过《纽约全民健保法》实现全民医疗保障。为缓解居住负担,她主张冻结租金、推动房产税改革并提高工资。

前市主计长斯静格支持延长学校上课时间以帮助英语学习者、加强学校中对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的防护,并通过“米契-拉玛2.0”计划建造更多政府楼。他还建议利用1000块市有空置土地建设可负担住房,并设立10亿美元非营利组织“雨天基金”以防服务中断。

现任市议会议长的欧德思则强调应通过加强警民互信、而非单纯增加警力来提升社区安全。她还介绍了自己推动设立“语言库”与城市语言工作者合作社的立法成果,并承诺扩大翻译服务经费,改善市政服务的相关翻译。她批评联邦削减公共福利,并表示将与州与联邦层面合作扩展公共福利的可及性。她还提到自己曾为住房争取到50亿美元的资金。

前奥巴马政府顾问布莱克强调了他为亚太裔小企业创造机会的经验,并介绍了他共同创立“我的兄弟守望联盟”(My Brother’s Keeper Alliance)的经历,该组织由奥巴马发起,旨在缩小少数族裔青年面临的机会差距。他主张在地铁和公共空间部署1000名心理健康工作者代替警察,加强对社区中心的法律保护,取消租房信用评分要求,并推动全民托儿政策。同时,他支持加强对医疗补助的保护,尤其关注老年人住房问题。

相关阅读:在纽约市如何在无信用分或低信用分的情况下找到住房

亚太裔如今占纽约市人口的18%,是增长最快的族裔。梁韶律指出,尽管这个群体包含逾130万人、30多个族群、使用50多种语言,亚太裔社区仍常被一概而论,在政策与资源分配中常被边缘化。

CACF另一位共同执行总监贡达纳博士(Anita Gundanna,音译)补充道:“这个论坛是让我们多元的亚太裔社区被看见并参与的机会,不仅是作为选民,更是作为这座城市未来的关键利益相关者。”

April Xu

April Xu is an award-winning bilingual journalist with over 9 years of experience covering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New York City.

@KEXU3

SEE MORE STORIES

Early Arrival Newsletter

Receive a roundup of immigration and policy news from New York, Washington, and nationwide in your inbox 3x per 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