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布鲁克林Gravesend的49岁的袁丽(化名)是一名民主党人,她此前从未密切关注过其所在选区的州参议院选举。然而,当市政府提议在她的社区内修建一座游民所时,她觉得是时候有必要通过投票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了。在州参议院第17选区的选举中,她将选票投给了强烈反对修建该游民所的共和党候选人陈学理(Steve Chan)。
选举日次日,陈学理胜选的消息火速传遍多个由反对修建游民所的南布鲁克林华人居民组成的微信群。这位华裔共和党候选人以超过5000票的巨大优势击败了现任的民主党华人参议员曲怡文(Iwen Chu),成为纽约州参议会首位共和党籍华裔议员。他的胜选也反映了今年与2020年相比,全市多个社区所显现出的“右转(red shift)”趋势。
凌飞是一位长期活跃于布鲁克林社区事务的积极分子。他说:“对于陈学理的胜选,我一点也不意外。社区里的院子到处插着的都是支持他的竞选标牌(yard sign)。”
袁丽的父母和公婆也与她作出了相同的决定,他们也将票投给了陈学理。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袁丽的父母和公婆在成为美国公民40多年来第一次投票。
凌飞指出,虽然陈学理是政治素人,但他在布鲁克林的群众根基很深厚。他指出,陈学理在游民所上的鲜明立场,与现任参议员曲怡文“受情势所迫”而应对事件的较为被动的态度,形成强烈对比。
凌飞说:“一个坚定地站在社区民众这边,每天和他们一起抗议,另一个受情势所迫浑水摸鱼。”他还表示,选民基于候选人对于拟议修建游民所的态度“很容易作出选择”。据报道,这间位于86街夹25大道的游民所可收容150名单身男士。反对该游民所的人表示,该游民所会收容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士,可能会对社区安全带来影响。
根据陈学理竞选网站的介绍,陈学理11岁随父母从香港搬来纽约,1992年起便居住在宾臣墟。陈学理是一名退役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和前纽约市警员,他还曾担任家长教师协会(PTA)主席和学校领导团队成员。最近,他频繁出现在反对在86街修建游民所的抗议活动中。
在接受纽约移民记事网(Documented)采访时,陈学理将自己的胜选归功于他与社区的深厚联系以及在公共安全、移民潮和生活质量等关键问题上与选民的密切互动。他声称:“这些游民中有许多人是过去五年里因保释改革被民主党人从监狱里放出来的罪犯。对我们的邻居来说,这一切都毫无道理。我们不想要这些,我们反对它。”
他还提到了本周一发生在曼哈顿的一名游民随机刺死三人的事件。“这正是我们努力防止出现在我们后院、商铺附近、学校周边以及地铁站附近的那类人。”
自去年11月首次得知修建游民所的计划以来,许多居民表达了对公共治安的担忧。随后,一系列大规模抗议活动展开,反对游民所的请愿活动收集了超过3万3000个签名。今年7月17日,反对宾臣墟游民所的抗议升级为警察与抗议者之间的冲突。凌飞表示,这一事件促使许多华人社区民众识到加强政治参与的必要性,并从“街头革命”转向“议会革命”。当天在抗议中咬伤警察的民主党市议员庄文怡(Susan Zhuang)被许多居民誉为英雄。据报道,庄文怡在短短三个月内登记了约3000名新选民,而他们的政治诉求最终在选举中转化为了选票。
“这是两党政治路线之争”
对于现议员曲怡文,袁丽与凌飞持有相似的观点。她表示,曲怡文对民众对于游民所的担忧反应“迟缓”。她回忆称,社区最早在去年11月时就已经举行过小规模抗议,但除曲怡文缺席外,该区的其他民选官员均出现在抗议现场。曲怡文在事件发酵至7月17日的大规模示威发生警民冲突后才直面这一议题。凌飞说:“曲怡文在群情激愤下试图压制民意,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她低估了民愤。”
袁丽说,曲怡文最初称7月17日的抗议没有得到警方许可,是“非法集会”,虽然她陈述的是事实,但她的这番言论令选民们更加愤怒和反感。而曲怡文事后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试图补救与游民所相关的争议,但许多选民们并不买账。另一方面,陈学理则频频在示威中与其他政客一同亮相,逐步在华人选民中赢得好感。
对游民所的不满情绪促使大华埠民权联盟的执行总监王镝(Jacky Wong)也对陈学理的竞选予以支持。该联盟长期反对建设“过多”的游民所,并在曼哈顿的唐人街组织了多次集会。不过,他表示他们的努力收效甚微。王镝表示,陈学理的胜利与全国范围的“红潮”一致,南布鲁克林的选民并非针对曲怡文,而是针对她所代表的民主党政治机器。王镝说:“这次投票是对建制派的控诉,对民主党人的控诉。通过投票表达对自己长期诉求未能得到重视和解决的不满。”
王镝将民主党形容为一个“精英政党”,称该党政纲日益脱离草根群体的日常诉求,政党未能解决诸如公共安全和移民等紧迫问题,而是转而聚焦于例如性别和种族等身份政治来拉票。他说:“包括第17选区参议院在内的此次大选反映出身份政治在选民中的失灵,我认为这次选举是少数族裔对民主党的反叛。”
在许多社区人士看来,今年的选举标志着华人选民的日趋成熟,他们越来越关注具体议题而并非候选人隶属哪个党派。
凌飞指出,许多华人在2022年时投票给曲怡文是基于她的华人身份,希望能为华人参政历史再添一座里程碑,但今年情况不同。他说:“这不是陈学理与曲怡文之间的战争,而是两党政治路线之争。”他表示,华人选民在面对两位候选人都是华人的情况下,更加看重哪位候选人的政见符合自己的诉求。对此,袁丽表示赞同:“许多选民包括我,都不再依赖于政党来选择候选人,而是‘选人不选党’。”
曲怡文将选举结果归因于更广泛的政治态势,而非像拟议修建的游民所这样单一的议题。她表示,她的团队仍在分析数据,以确认选举结果背后的原因和因素。她在接受纽约移民记事网(Documented)采访时表示:“在有总统级别候选人的选举中,会产生下方票效应(down-ballot,选民往往专注于选票上方较高级别,而忽视下方较低级别的选举)。”她表示,初步数据显示,许多民主党选民可能没有出来投票。
曲怡文强调,她致力于在“体制内”解决游民所问题。
她说:“游民所是市级的问题,我们正在努力寻找一种机制,使市府能够回应社区的需求,”然而,曲怡文表达了自己的沮丧,她指出,尽管从一开始她就向市府寻求答复,但直到7月17日抗议者与警察之间的冲突升级并引起媒体关注时,市府才给出实在的回应。曲怡文说:“我们一直有在向市府提出诉求,并不是我们在拖延。”
一个新的政治联盟
南布鲁克林的华人社区在政治上的“右转”有迹可循。在近年的州级和市级选区重新划分后,亚裔占多数和优势的新选区出现,成为不同政治派别争夺的关键战场,也为亚裔群体提供了一个展示政治影响力的平台。
2022年,共和党议员郑永佳(Lester Chang)在第49选区击败了长期担任民主党州众议员的白彼得(Peter Abbate)。次年,温和派民主党人、曾任州众议员寇顿(William Colton,音译)幕僚长的庄文怡当选为第43选区市议员。据报道,庄文怡曾对一位选民表示,她认同“共和党的理念”。他们的胜选反映了社区内政治结构逐步重新调整的趋势。
这些新领导人专注于如公共安全和教育这类对华人社区至关重要的议题。在移民问题持续引发关注的背景下,游民所成为了选举中的核心议题,许多选民将其视为潜在的犯罪新源头和对社区生活质量的威胁。
虽然曾担任州众议员白彼得幕僚长的曲怡文在2022年赢得了选举,但她与市议员庄文怡和众议员寇顿等人的政治分歧,以及其前上司白彼得和寇顿之间长期的矛盾,限制了她在解决影响社区的关键问题上的合作能力。
陈学理的胜选代表了南布鲁克林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化和新联盟的形成。虽然他与与市议员庄文怡和众议员寇顿来自不同党派,但他在许多重要的地方性议题,特别是在涉及华人社区民众关注的议题上,与他们及众议员郑永佳站在同一阵线,包括反对游民所、维护特殊高中考试和天才班(G&T)项目。
王镝说:“我相信,陈学理上任后,南布鲁克林会变成铁板一块,其他政客很难攻进去。”
对南布鲁克林华人社区的许多人来说,陈学理的胜选代表了民意的胜利。袁丽说:“现在我们都在积极发声,我们有了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