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革命尚未成功:一个家族捍卫美国出生公民权的斗争

一个多世纪前,黄金德(Wong Kim Ark)为在美国确立出生公民权奋力抗争。如今,他的曾孙黄诺曼(Norman Wong)接过火炬,誓言捍卫家族的遗产——以及所有美国人的宪法权利。

April Xu

May 14, 2025

Norman Wong stands next to a mural of AAPI leaders and changemakers in Chinatown, San Francisco, including an image of Wong Kim Ark, his ancestor. February 14, 2025.

Share Button WhatsApp Share Button X Share Button Facebook Share Button Linkedin Share Button Nextdoor

黄诺曼(Norman Wong,音译)花了七十多年,才真正领会曾祖父精神遗产的分量。

在旧金山出生并长大的他,从未怀疑过自己作为美国人的身份。哪怕在青少年时期,在课堂上学到有关《排华法案》的历史——这项法律曾剥夺像他先辈那样的中国移民获得美国国籍的权利——他也只是觉得,那是一段遥远而抽象的历史。

多年后,年近六十的他有一次去里奥林达(Rio Linda)探望父亲。两人坐下后,他的父亲从桌子旁的一叠报纸中小心地抽出了一份中文报纸,指着其中一篇文章,神情中透着骄傲。那是一篇讲述黄诺曼的曾祖父如何为“出生公民权”奋战的中文报道。黄诺曼看不懂中文,扫了一眼,心想:“哦,是件挺有意思的旧事。”

黄诺曼的曾祖父黄金德(Wong Kim Ark)是中国移民黄思平(Wong Si Ping,音译)与李月(Wee Lee,音译)之子。1895年,他赴中国探亲返美时,被拒绝入境。尽管他在旧金山出生长大,移民官却声称,因为他的父母不是美国人,他本人也不是美国公民。

当时,在强烈的反华氛围下,188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规定中国劳工十年间不得移民美国,也不允许在美华人入籍。 但黄金德选择对抗,他在旧金山华人社区的支持下,将美国政府告上法庭,并赢得了胜利。

1898年3月28日,美国最高法院就“美利坚合众国诉黄金德案”(United States v. Wong Kim Ark)作出裁决,法院依据宪法第十四修正案裁定:凡出生于美国本土者,除极少数例外,不论父母国籍或移民身份,皆为美国公民。这项判决确立了“出生即公民”的核心原则,成为美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

一个多世纪后,这项权利再度遭遇挑战。

2024年总统大选前夕,当时的总统候选人特朗普(Donald Trump,音译)宣称,若再度执政,将终止非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所生子女的出生公民权。那一刻,黄诺曼意识到,自己自出生起便理所当然享有的权利,如今可能需要亲自捍卫——正如他的曾祖父当年所做的那样。

如今,随着特朗普将竞选宣言转向实际行动,这场斗争变得更加真实。

当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他在就职第一天便签署行政命令,试图终止无证移民或持短期签证者在美所生子女的公民权。这一行政命令随即在全国遭遇法律挑战。明天,最高法院将就是否维持此前对该命令的全国性禁令,举行听证。

在2024年总统大选前,定居加州布伦特伍德(Brentwood)的黄诺曼原本是一位过着悠闲退休生活的老人,75岁的他精心照料着花园里的百合花、多肉植物和蔬菜。但如今,他的生活被接连不断的媒体采访、社区活动与公共倡议填满。他开始与法律学者、移民权益倡导者并肩作战,捍卫那项对所有美国人产生影响的宪法权利。

图:1894年11月,黄金德(Wong Kim Ark)从旧金山赴中国探亲时所用的旅行证件。图片由美国国家档案馆提供。来源:https://catalog.archives.gov/id/2641490

随着“出生公民权”受到挑战,黄诺曼感到愈发有责任站出来,为这一根本权利发声。

身为中日混血的黄诺曼说:“这不仅关乎美国华裔或日裔,这关乎我们国家的每一个人。眼下的局势令人不安,这不是我希望孩子和孙辈未来生活的美国。我们必须现在就纠正这些荒唐的事情,才能保有希望。因为此刻,美国的前景并不光明。”

图:2025年2月14日,黄诺曼站在旧金山华埠一幅描绘亚太裔社区领袖与变革者的壁画前,画中人物包括他的曾祖父黄金德。图片由华人权益促进会(CAA)Grace Li提供。

黄诺曼回忆说:“最初听到曾祖父黄金德的故事时,我并没有太在意。出生公民权对我来说是理所当然的,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他记得父亲曾接受华文媒体采访,谈起黄金德的历史。“我当时只觉得那是段有趣的往事,但我看得出来,我父亲对此感到非常自豪。”

黄诺曼说,多年来,黄金德那场奠定先例的胜诉,在家族中一直以低调的方式流传。直到他步入中年,孩子也渐渐长大,他才开始深入了解父母两方的移民故事。这些记忆让他对自身身份有了更深认识,也映照出许多移民家庭在美国的艰辛经历。他指出,许多家庭选择将种族歧视和排外带来的创伤埋藏于心,而不是公开述说。

尽管黄金德在1898年在最高法院胜诉,他的公民身份仍多次受到质疑。1901年,他从墨西哥返回德州埃尔帕索时,被移民官查尔斯·米汉(Charles Mehan,音译)以违反《排华法案》为由逮捕。尽管最终获释返美,但黄金德花费了近四个月来再次证明自己的公民身份。

后来,黄金德出生于中国的长子黄毓焕(Wong Yook Fun)试图赴美与父亲团聚时,被美方以“缺乏亲属关系证据”为由拒绝入境。他被拘留在旧金山湾的天使岛数年后,最终于1911年被遣返回中国。1931年,已过花甲之年的黄金德返回中国,从此未再回美,终老故土。

黄诺曼的父亲黄煜沾(Wong Yook Jim,音译)同样出生于中国,于1926年13岁时来到美国,也在天使岛被单独拘押了数周。黄诺曼说,父亲被释放后被送往中西部与叔叔们一同务工。那段被拘禁的经历,成了父亲终身难以言说的创伤。他说:“父亲几乎从不提起那段时光,一提到就异常痛苦,即使在他年老之后,回忆起那段经历时依然哽咽。我们很难从他口中了解更多细节。”

黄诺曼也曾想从母亲那边了解更多家族的故事,却同样遭遇沉默。他的母亲竹内君子(Kimiko Takeuchi)出生于美国,在二战期间曾被关押在日裔集中营。黄诺曼说,她从未对自己提起过这段经历。童年时期,黄诺曼常去外祖母家探亲,周围都是亲戚以及其他小孩。尽管他在学校学到过关于日裔集中营的历史,却不知道母亲本人也曾身陷其中。

他说:“我们完全不知道他们曾被关进集中营。他们之所以被拘禁,是因为他们的美国公民身份遭到质疑。那可不是夏令营,而是有武装守卫、铁丝网封锁的‘集中营’。”

直到2019年,母亲过世一年后,黄诺曼在加州海沃德博物馆(Hayward Museum)参观日裔拘禁历史展时,才在其中看到了母亲的照片。

图:黄诺曼的父母,摄于约1946年。图片由黄诺曼本人提供。

黄诺曼认为,日裔美国人深埋心底的创伤,是许多人至今对二战期间日裔拘禁历史保持沉默的原因之一。他指出,“二世代”——即出生在美国、父母为日本移民的第二代——许多人刻意不教下一代说日语,试图通过放弃部分日本文化认同,来证明对美国的忠诚。

到了1960年代,黄诺曼还是青少年时,他也深受当时“模范少数族裔”的刻板印象所影响。他说:“他们不惹事,逆来顺受。这就是当时美国社会对亚裔普遍的看法。”在无声的眼泪、挣扎与分离中,家族历史的许多细节,悄然消逝在沉默之中。

黄诺曼说:“对我来说,我的家族历史曾是一道封闭的高墙。但如今我意识到,这段历史其实为数百万在美国寻求归属的人打开了大门。出生公民权,已经重塑了美国的面貌。”他的家庭如今遍布全美各地,其中包含了丹麦裔、德国裔、英国裔、日本裔、华裔与墨西哥裔等多个族裔。他还表示:“如今对宪法赋予的、我的祖先为之奋斗的公民权利的攻击,只是意图在这个本已撕裂的世界中制造更大的分裂。”

黄诺曼说,他的子女们支持他公开发声的决定,但出于安全考量,他选择不让他们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我担心他们会因此成为攻击目标。”他说:“但总得有人站出来。我都75岁了,还能把我怎么样?也正因如此,我很自豪能贡献一份力量。”

图:黄诺曼年幼时(右)与父亲黄煜沾及兄长在旧金山合影。诺曼在照片右侧。图片由黄诺曼提供。

正如一个多世纪前他的曾祖父所经历的,如今,许多社区组织、维权人士与法律专家也与黄诺曼并肩作战。今年3月,旧金山市议会(Board of supervisors)一致通过一项决议,重申对《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中出生公民权的支持。包括“华人权益促进会”(CAA)和旧金山中华总商会在内的多个旧金山亚裔组织组成联盟,共同发起了为期一周的系列活动《出生在美国:黄金德和争取公民权的斗争》,纪念这一历史性判决127周年,并动员公众支持捍卫出生公民权。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签署的行政命令正面临多项法律挑战。今年1月,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与多个民权组织提起诉讼,指控该命令“公然违反宪法”。由19位民主党籍州检察长组成的联盟也提起诉讼,要求阻止该命令的执行。今年4月初,亚美法律援助处(AALDEF)携手80多个亚裔法律与社区组织,向法院提交了反对该命令的“法庭之友”意见书

黄诺曼说:“能和这些真心关心此议题的人并肩作战,我深感荣幸。他们或许不需要我也能完成这些事,但我愿意尽一份力。我相信自己所做的是对的。”

对黄诺曼而言,这场捍卫出生公民权的斗争,不仅是为了缅怀他的曾祖父。“黄金德在历史上的地位,不该由我来决定,而应由后人评判。而说实话,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他强调,出生公民权是关乎所有美国人的问题。“事实上,除非你是原住民,美国人几乎都是外来移民或他们的后代。所以我们需要一套公平的法律,并以公平的方式执行。如果有人能以违宪手段操弄这些规则,我们所有人的权利就都将不保。对任何个人而言,失去公民身份,就等于失去一切权利,这不是针对一件事的抗争。”

黄诺曼呼吁人们绝不能将出生公民权视为理所当然,并重申曾祖父所经历的奋战仍在继续。他说:“他当时不得不为之奋战,我们今天也仍要继续斗争。谁会是下一个黄金德?也许将来还会有人挺身而出。我们站出来的人越多,这些权利就越不容易被剥夺。”

April Xu

April Xu is an award-winning bilingual journalist with over 9 years of experience covering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New York City.

@KEXU3

SEE MORE STORIES

Early Arrival Newsletter

Receive a roundup of immigration and policy news from New York, Washington, and nationwide in your inbox 3x per week.